• 电话咨询

  • 15524880899
  • 18698650717
通知公告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校园资讯-通知公告
大连综合中等专业学校2019年度质量报告
 编辑:李俊鹏 发布时间:2020-03-01 22:21:17 阅读数:24504


一、学校情况

(一)学校概况

大连综合中等专业学校建立于1992年。从2001年开始,学校探索“国有民办”的办学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公办”与“民办”的优势,学校成为法人主体。在办学方向、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学校管理、人员聘用、收入分配和学校发展等方面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奠定了现代职业学校的基础。坚持“不求学校规模最大,但求学生受益最佳”的原则。根据大连市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科学确立学校发展规模。学校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信息技术实训基地、全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学校、国家级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学雷锋楷模学校、全国学雷锋示范基地、全国创新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辽宁省中等职业学校省级示范学校、辽宁省国防教育示范学校、辽宁最美校园、辽宁省职业教育创新型实训基地、辽宁省先进团委、辽宁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大连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大连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大连市校风校纪校容校貌示范学校、大连市平安校园、大连市示范性家长学校、大连市普职融合特色项目学校、大连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辽宁省和大连市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共46156.4平方米,学校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绿化到位,辅助设施配置齐全,充分满足广大师生教育教学、实训实习、生活住宿和体育锻炼的需求。学校采用“先选企业,后建专业”的育人模式,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机械加工技术、机电技术应用、建筑装饰、通信运营服务、旅游服务与管理、商务日语等7个专业,实行学徒制和订单制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高职院校合作办学,开设了工业机器人技术、数字图文信息技术、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等三个专业。学校于2002年合署成立大连市综合高级中学,实行了普职教融合的教育模式,在学校的发展建设中,始终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的原则,突出办学特色。按照学生的成长愿望和自身能力,因人施教,使每名综合学子在学校三年学习期间,都掌握1-2门技能,并获得社会认定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毕业生两万余人。

(二)学生情况

2019年学校共招收396名学生,较上一年度上升了84.19%;2019年在校生863人,较上一年度上升了13.4%;2019届毕业生262人,较上一年度下降了13.25%。学生结构 男3.11:女1。巩固率88.2%,较上一年度下降了6.1%。

(三)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0人,生师比为15:1,双师型教师37人,占教师总数61.67%,兼职教师11人,占教师总数18.33%。其中本科以上学历51人,占专任教师总人数85%,硕士研究生19人,占专任教师总人数31.67%,高级职称18人,占专任教师总人数30%。各项指标与上一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

(四)设施设备

1、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2018年教学仪器设备值1707.52万元,在校生746人,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2.28万元。2019年教学仪器设备值 1768.11万元,在校生863人,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2.05万元。2019年与上一年度相比生均减少0.23万元。

2、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

2019年校内实训实习工位数1174个,在校生863人,生均1.36个。

3、生均纸质图书

2019年,学校在原有纸质图书6.1万册基础上,采购纸质图书550种,共计949册。现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6.2万册,生均纸质图书81.5册。

二、学生发展

(一)学生素质

学校注重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学生,开齐开足德育课,国学常识课、历史课等;学校二十七年如一日的军事化管理,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注重学生专业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文化课合格率达100%,其中数学为100%、英语100%;有序开展技能训练,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学生技能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学生中级资格证考核合格率100%。重视体育卫生工作,开齐、开足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等,坚持“阳光一小时”体育活动,学生体质测评合格率达97.9%,注重学业水平监控,学生毕业率达100%,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调查为100%。

(二)在校体验

1、理论学习满意度。学校注重教学改革,作为大连市公共基础课的试点学校,学校一直坚持在公共基础课中改革,无论是在教学方法上,还是在教学组织中,都能够坚持并不断创新,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对于升学的学生,在第五学期继续开设公共基础课,特别是语数外的教学。因此,在2019年的升学考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6级的安泰同学,取得了642分的计算机专业升学成绩。学校在此方面所做的工作,得到了毕业生的称赞。2018级学生在大连市质量抽测中获得数学、英语两门学科全部合格的好成绩。本年度,通过调查,学生对理论学习满意度达到99.5% 。  

2、专业学习满意度。在专业学习中,坚持理实一体化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在第五学期的生产性实训课程中,将企业真实的项目拿到课堂中,完成相关的生产任务,这些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从各方面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体验。学校每学期期末组织学生对在校学习满意度进行调查,同时组织学生对任课教师、教材等进行评价。本年度,组织各学年级各专业学生对在校学习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对专业学习的满意度平均达到99.7%。

3、实习实训满意度。学生的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列入学校专业教学计划,根据专业性质不同,安排认识、跟岗实习的开始学期和学时数,每学期不低于周12学时,不高于周30学时,将企业的生产任务项目对接到学校实训基地,保证学生有效的完成顶岗实习生产性实训项目。第6学期为集中顶岗实习。每年1月份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人才洽谈会,与企业共同组织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般为6个月。学校选择的生产性实训项目主要安排在与学校有校企合作协议的企业,生产项目符合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无安全隐患,确保学生的切身利益。学校安排的顶岗实习,由学校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实施前,与企业签订协议,与学生、家长签订三方协议,落实学生具体生产任务、工作环境、安全措施、食宿条件、人身保险、劳动报酬等。顶岗实习的全过程有指派的专人带队,建立顶岗实习日志、月总结、实习总报告。顶岗实习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全面总结。同时,将全部实习过程材料形成学生实习档案,为学生实习实训成绩认定作为有力的依据。学生实习实训满意度100%。

4、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随着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不断完善,学校各类社团不断涌现,在2019年学校组织开设23个社团。学校在每学期开学期第一周组织学生社团招新活动,每个学生都有选择加入自己喜欢社团的权力,体现了学生社团的自主性和学生的专业特长。学校为学生社团活动提供了优秀的指导教师、固定的活动场所和展示平台,社团活动得到了充分的保证,有投入就有收获,今年正能量社团获大连市优秀社团称号。在校学生对学校的社团活动满意率达100%。

5、生活满意度、校园安全满意度。学校在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以“构建和谐平安校园”为目的,把建设平安校园与师生的家庭幸福和终生幸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原则。通过加强教育和管理,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营造了师生关心支持学校安全工作的良好局面。学校连续五年被市交通局评为大连市交通安全先进学校;被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评为“平安校园”;被市教育局、市公安消防局评为“大连市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被市政府食安办、市教育局评为“大连市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示范校”;被市禁毒委员会评为“大连市禁毒工作十佳示范学校”。在安全管理中,加强领导切实明确责任,完善制度,精细化安全管理,周密化健全了安全管理网络。签订责任书,把安全检查、安全演练和安全预案都经常化、实在化。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各项安全预案,强化安全管理,安全设施配备完善,教学楼、宿舍楼、实训楼、食堂都安装了消防栓、灭火器和应急灯,确保紧急情况发生时有效使用。广泛宣传各级部门新的安全举措,加强师生安全教育,更全更细更深地提高了师生安全意识。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使学生学会自我保护、自救、互救的常识和技能,加强警校联动,设立校园警务室。加强家校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加强值班工作人员管理。明确岗位要求,落实岗位细则。建校 27年来,校长一直住在学校,以校为家,带动大批教职工奉献在各个工作岗位上。每天下班后,13名教职工留在学校值班,组织学生晚自习、熄灯就寝管理工作。校园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落实到位,学校保卫人员坚持 24 小时在校园值班、巡逻。这些安全措施和生活保障措施让学生在学校内能够安全学习、生活,学生对其满意率为 100%。

6、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学校通过走访、问卷、座谈等方式在毕业生中开展调研活动。2020年1月,学校对2019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62份,主要从理论学习满意度、专业学习满意度、实习实训满意度、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校园安全满意度进行调查,回收了262份调查问卷,回收率达到100%。其中理论学习满意度调查问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227份,占总数的86.6%,专业学习满意度调查问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225份,占总数的85.88%,实习实训满意度调查问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231份,占总数的88.17%,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调查问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245份,占总数的93.51%,生活满意度调查问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217份,占总数的82.82%,校园安全满意度调查问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252分,占总数的96.18%。

(三)资助情况

按照国家中等职业学校《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教[2013]84号)、《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教[2013]110号)的文件、《关于做好2019年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评审发放和材料报送工作的通知》(教助中心〔2019〕100号)、《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评审暂行办法》、《大连市中等职业学校市政府奖学金评审发放工作细则》。根据以上文件规定,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免学费,免学费对象为全体中职学生,每生每年2880元;取得正式学籍的一、二年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生每年2000元;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每生每年6000元;大连市政府奖学金每生每年3000元。

 1、享受国家免学费情况。中专2019级学生人数为396人,2018级为198人,2017级为277人,共计871人,金额总计250.848万元。

 2、享受国家助学金情况。2019年春季享受中职助学金30人,其中2018级14人,2017级16人,资助金额3万元。2019年秋季享受中职助学金30人,其中2019级39人,2018级31人,资助金额7万元。

 3、享受大连市政府奖学金情况。2019年享受大连市政府奖学金18人,其中2018级6人,2017级12人,资助金额5.4万元。

4、享受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情况。2019年享受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2人,其中2017级1人,2018级1人,资助金额1.2万元。

 为了确保免学费、助学金、奖学金能够执行国家规定不走样,学校规定了严格的发放程序,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领导小组,由学生管理人员、学籍管理人员、财务人员、财务监督人员组成。领导小组每学期召开会议,学习上级有关文件,制定学校相关的制度及工作流程。

 每年在接到市教育局的通知后,由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提出工作方案,学校领导工作小组研究,校长审批,由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组织班主任进行工作方案落实,班主任要向班级所有学生传达奖、助学金评比的条件,组织学生进行民主推选,将推选结果和被推选人的材料,包括量化考核、学习成绩、民主评议结果、社区或街道评价、监护人与班主任意见上报给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受理材料后进行审核,提出意见报学校领导小组进行研究,校长审批,审批后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无异议后组织学生填写申报表,上级审批后,由学籍管理工作人员为学生办理银行卡,通过银行直接发放给学生。学校不仅对政府奖学金、助学金严格程序,对企业发放的奖学金也按照学校的管理办法严格标准,严密程序。学校无冒领和套取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资金的情况。

(四)就业质量

学校就业工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人才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专业课程贴近市场需求。学校积极为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建立完善了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及就业管理制度,构建了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定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走访,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调研企业对毕业生质量的总体评价、毕业生对企业和学校的满意度,并根据调研结果有针对性的不断完善毕业生跟踪服务工作,对相关问题逐一进行反馈和整改,得到广大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好评。

2019年学校先后与长春合心机械集团、大连大华中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汇博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普罗名特大连有限公司、大连德业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大连爱丁软件发展有限公司、大连玉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连仲智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大连博林科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越洋物语(大连)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大连居联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大连人和宜居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大连杰美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大连鼎峰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大连嘉晟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大连鸿大电器有限公司、大连明佳智能装配有限公司、大连名扬钢球厂、大连康辉国际旅行社、赉卡睦腾远商务咨询(大连)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岗位。2019年1月4日,学校举办了“大连综合中等专业学校2019届毕业生就业洽谈会”。长春合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大连大华中天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海光(大连)核电有限公司、大连钧腾电梯工程有限公司、大连博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连佳铭远扬金属装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常州三叠纪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大连鸿大电器有限公司、大连碧隆木制品有限公司、大连海大天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大连明佳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中村精密部件有限公司、上海拉夏贝尔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双华钢制品有限公司、达内时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乾火(大连)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大连圣辰科技有限公司、华瑞世嘉科技(大连)有限公司、大连联达信华科技有限公司、丝路(大连)财务管理有限公司、大连市富帝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大连德业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大连人和宜居空间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大连居联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大连峰鼎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大连杰美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嘉晟茗居装饰工程(大连)有限公司、新鼎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大连中国国际旅行社、大连富力希尔顿酒店、大连康辉国际旅行社、大连一品诚记餐饮有限公司、赉卡睦腾远商务咨询(大连)有限公司、圆桌骑士(大连)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大连玉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连仲智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大连博林科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越洋物语(大连)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等38家就业企业为262名毕业生提供了1300余个工作岗位。

2019年我校毕业学生数为262人,其中机电技术应用专业69人、机械加工技术专业21人、计算机应用专业79人、通信运营服务专业2人、商务日语专业6人、建筑装饰专业43人、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42人。就业学生数95人,升学学生167人,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95%,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中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就业率97.11%、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就业率100%、计算机应用专业就业率98.73%、通信运营服务专业就业率100%、商务日语专业就业率100%、建筑装饰专业就业率95.35%、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就业率92.85%。专科以上升学率63.74%,39名同学被本科院校录取,升学率较去年提高了5.13个百分点。专业对口率达到79.31%,与去年基本持平;初次就业起薪平均工资在2168元,较去年平均工资增长130元。

(五)职业发展

1、学习能力。学校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公共基础课教学中,加强与学生生活、专业和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课程的学习,满足学生升学或就业的需要,在2019年的升学考试成绩以及录取率上可以看到,90%的同学达到省本科录取分数线。其中文化基础课的成绩比去年有较大进步。在专业课教学中,加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在第五学期开设了以模拟生产为主的生产性实训课程,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形成职业技能打好基础。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考取资格等级证书,毕业生在毕业时除了取得毕业证书外,全部取得1门职业资格证书,部分同学能够获得两门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在2019年升学考试中,有的同学参加高职院校的单独招生考试,在专业课考试中,多名同学为报考院校专业考试中的前几名,得到高职院校老师的好评。通过目前在高职院校就读毕业生的反馈,学生的专业能力在同班同学中均为佼佼者。

学校重点推进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引进以学业知识的评价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必由学”学习诊断系统,为目标教学和改善教学质量提供有效的数据和诊断,对每一名学生进行详细、全面的诊断和分析,找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让学生的学习更高效、更有针对性。学校每周在班主任的组织下,进行周考,每月学校组织月考以及期末考,利用必由学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学情分析,使学校的教学评价体系更加科学、规范、实效。并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从而在各种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2、岗位适应能力。各专业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培养目标,制订专业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确定课程标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规律,真正形成融合学生人文素养、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系,其中包含通过校内实训、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递进式的系统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积极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同时,根据企业的需要设计课程,通过课程中的项目任务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一门课的设计、一个教学情景的设计、一节课的设计、一个知识点的设计、锻炼学生的学习、岗位能力,将教学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参照企业要求评价学生、评价教师。

3、岗位迁移能力。严格执行《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教职成[2016]3号)文件,做好学生实习工作,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环节,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形成规律,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将职业精神养成教育贯穿学生实习全过程,促进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高度融合,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创业能力。

4、创新创业能力。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校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创新教育活动,每个专业都建立了实践教学项目和创业基地,具备完善的创业创新等竞赛制度,及时总结,汇编、宣传优秀毕业生事迹。

三、质量保障措施

(一)专业动态调整

1、专业动态调整。在学校第四个五年规划的指导下,进行专业建设,结合实际情况对专业进行了调整。2019年,向教育局申请增设通信运营服务专业的新媒体运营方向,在教育局核准检查中,获得好评,顺利通过新增申请。撤销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对现有的七个专业(计算机应用、商务日语、旅游服务与管理、通信运营服务、机械加工技术、机电技术应用、建筑装饰)进行建设。其中计算机应用、通信运营服务、机电技术应用三个专业是国家级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计算机应用、商务日语两个专业是辽宁省重点专业。2019年,学校新增两个大连市学徒制试点专业:通信运营服务专业、商务日语专业。 至此,学校共有4个大连市学徒制试点专业, 1个辽宁省学徒制试点专业。2019年,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获批“1+X”证书试点项目。

2、人才培养方案调整。2019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之后,结合意见以及大连市的会议精神要求,2019级人才培养方案按照此意见进行了制订。按照要求,2019级人才培养方案中,各专业三年制的总课时在3300至3310之间。公共基础课占总课时40%左右,专业课及实践课占50%左右,选修课占10%左右,开足开齐各公共基础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突出公共基础课中的思想政治课程、历史课程以及常识类的课程,同时突出学校的国防教育特色。继续实行2.5+0.5学制,保证实习。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中,充分发挥各专业的专家指导委员会,学校的校企合作委员会作用,在做好调研的基础上,完成调整,并报学校党政核心组审核通过后,上报上级教育部门进行审批。

(二)教育教学改革

1、学校稳步推进学校公共基础课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作为大连市公共基础课改革的试点学校,学校全面推进《大连市教育局关于全面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全面开展公共基础课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各项要求,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重点,落实到学科实际教学中。

在公共基础课改革中,根据公共基础课学科特点,通过研究公共基础学科的课程标准、学科教研活动、实际教学、学生情况等等,对公共基础课的核心素养进行积极探索以及归纳,体现不同的学科特点,并落实到学科实际教学中。同时,校长作为课程体系建设的主抓人,在2018和2019两年坚持听课上百节,通过听课反馈出来的问题,在2019年重点抓公共基础课“三维目标”的建设,通过“三维目标”的设计和实施,从根本上抓好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在2019年的大连市质量抽测中,我校取得了数学和英语两科全部合格的好成绩。

2、专业设置。学校积极推进专业建设,各专业各具特色,在2019年取得较好的成绩。

⑴机电技术专业发展及建设成果。2019年继续与长春合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合作,深入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建立了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定向就业”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完善了学徒培养的教学文件、管理制度及相关标准,开发学徒制课程及课程体系。与合作企业共同选聘“专兼结合、校企互聘互用”的“双导师”队伍建设,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双赢共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培育校企共建、合作育人的学徒制人才培养基地,充分发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建设成果的作用,逐步建立起具有学校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

2019年5月,学校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工业与信息技术考试管理中心”、“全国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教研联盟”批准成为“智能制造职业技能评价考试站”,获批全国工业与信息技术考试“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师”、“工业机器人维修工程师”、“智能制造系统工程师”考评鉴定资格。

2019年10月,学校获批教育部第二批“1+X”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单位。为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精神,落实“1+X”证书试点任务,与江苏汇博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达成“1+X试点引领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校企深度合作意向,签订了《校企深度合作协议书》。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共同探索完成“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共同开展“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建立“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职业技能等级(1+X)培训和考评中心,深入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⑵计算机应用专业发展及建设成果。2019年,该专业顺利通过辽宁省职业教育对接产业集群示范专业(群)验收。根据辽宁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内容,计算机应用专业合理调整对接产业结构,借助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互联网+服务外包”模式快速发展,服务外包企业稳步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业务转型。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发展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业务。充分发挥国家“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计算机应用及软件技术实训基地作用,与东软集团、大连华信计算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大连伟岸纵横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皮那科技有限公司、大连德业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15余家企业深度合作,开展动漫、VR、AR、3D打印、UI设计等生产性实训项目。

该专业是大连市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学生入校将经历项目学习——岗位轮训——生产实训——顶岗实习四个学习实践环节,校企深度融合联动,实现人才培养无缝对接,不仅让学生更快更全面地感知企业需求,促进就业,也能通过校企更深度的交流沟通,让教师教学更密切联系企业各岗位技能要求,进一步指导教学工作,提高学徒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教师和企业代表进行实施研讨,校企双方分析指导参与人才培养,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注重技能的传承,构建符合学校校情、学情的现代学徒制管理体系框架,为进一步推行现代学徒制提供有力保障。

本专业专任教师,在教科研工作中取得了丰硕成果,王正斌教师获得辽宁省职业教育优秀课一等奖、大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穆晶教师获得辽宁省第二十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数字创作评比”网页设计一等奖;李俊鹏老师获得大连市首届爱丁杯教学微课制作一等奖、大连市“超星杯”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大连市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微视频类三等奖;刘垚杞老师获得大连市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中职组电脑艺术设计类二等奖;颜莉老师获得大连市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中职组电脑艺术设计类二等奖。

积极参加全国职业教育技能大赛。计算机应用专业代表大连市参加了全国职业教育技能大赛——“计算机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赛项比赛,技能大赛不仅“赛学生”,更是“赛教师”,进一步明确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赛事理念,让教师在指导学生备战时,主动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

⑶通信运营服务专业发展及建设成果。2019年,通信运营服务专业向大连市教育局申报调整专业方向为新媒体运营,获得批准。2019年5月,申报第三批大连市现代学徒制试点,顺利通过批准。本专业教师在参加的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李俊鹏教师2019年被评为大连市优秀班主任,2019年连续三年被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学雷锋基金管委会、中华志愿者协会弘扬雷锋精神促进会评为中华雷锋网优秀编辑;穆晶教师荣获大连市电脑制作活动中职组“电脑艺术设计”类一等奖;大连市电脑制作活动高中组“网页设计”类一等奖;辽宁省第二十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高中网页设计一等奖。荣获辽宁省第二十三届教育信息化微课比赛三等奖。本专业对学生的技术教育不断提升,积极参加各种比赛。孟豹荣获大连市电脑制作活动中职组“电脑艺术设计”类一等奖;姜博怀大连市电脑制作活动高中组“网页设计”类一等奖;姜博怀辽宁省第二十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高中网页设计一等奖。2018年大连市职业技能大赛电子商务技术比赛孟豹排名第6名、姜博怀排名第8名,获得市级奖励金1000元,获得优胜选手称号。2019年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电子商务技术比赛排名第69名。

⑷商务日语专业发展及建设成果。商务日语专业从2003年已开始进行学徒制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校内成立生产性产训基地,建立了“预备员工制度”。开发了“预备员工测试软件”。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了1500平方米生产性实训基地,形成产教一体化的信息服务外包优质实训中心,不断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途径与方法。在成熟的校企合作模式基础上,2019年商务日语专业成功的申报大连市第三批学徒制试点。在2019年,该专业十名同学参加大连市教育局组织的“2019年大连市簿记计算器速打竞技比赛”,取得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其中,孙沁平同学取得全场个人成绩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同时,5名学生代表中国到日本东京参加总决赛。同年9月, “2019年日本簿记计算器速打比赛”在日本东京举行,参加比赛的5名同学取得了佳绩。11月,大连市教育局在学校组织召开计算器比赛总结会,并向全市推广学校参赛经验。

⑸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发展及建设成果。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成立于2006年4月,是学校第一个二产专业。自2019年以来,结合当前大连产业布局,学生个人发展需要,努力为学生创造就业及升学两个出口。2019届毕业生丁文博在今年中职对口升学考试中被沈阳农业大学机械自动化专业全日制本科录取,在农大开学典礼上代表2019级新生发言,获得新生军训标兵称号。开学后,顺利入选学生会骨干成员。

本专业加强内部建设,在教学中体现“以赛促教、以教保赛”的指导思想,分层次、分阶段实施教学。校内每学期根据国赛标准组织校内竞赛,选拔选手;校外在2019年代表大连市首次参加全国零部件测量CAD成图技术赛项,通过比赛,提高了本专业教师教学水平,有效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⑹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发展及建设成果。该专业依靠校内实训基地,大力开展对学生的酒店技能训练。2019年3月,本专业8名选手参加大连市教育学院组织的大连市“酒店技能比赛”项目,孙雪莲获得了个人名次第八名的好成绩。2019年5月,西宁市世纪职业技术学校的两名大赛选手到学校进行集训,市教育学院教研员宋丽娜老师邀请大连经贸学校和大连旅游学校指导教师对西宁和大连赛区共六名全国选手进行大赛前指导,并进行了友谊赛,学校获得亚军喜人佳绩。2019年6月,本专业苏昕和许文慧代表大连赴包头参加19年全国职业技能“酒店服务项目”比赛,在全国排名62名。

在专业发展中,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导游基本技能培养,本专业管理负责人朴莲花教师被大连市教育学院邀请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组评委,学生庞然获得了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一等奖中的第二名骄人成绩,其作品在全国德育活动官网中展播。2019年6月,本专业学生22人参加全市组织的语言文字工作普通话测试中,2名学生获得一级乙等,15名学生获得二级甲等,其余学生均获得二级乙等。

⑺建筑装饰专业发展及建设成果。2019年该专业学生参加文明风采大赛获得大连市一等奖,2019年5月代表大连市参加全国装饰技能大赛,取得入围名次。2019年底建成建筑装饰装配实训室,可满足多名同学同时实训,具体实训功能有厨卫基础装饰材料构造实训、地面基础装饰材料构造实训、墙柱面基础装饰材料构造实训、天棚基础装饰材料构造实训、门窗工程构造实训、油漆涂料工程样板、隔墙和隔断装饰材料构造实训、强弱电线路材料构造实训、软装装饰材料样板、材料及器具展示。2019年本专业19届毕业生梁超然,参加省对口升学考试取得546分优异成绩。

3、师资队伍。学校师资队伍由四部分组成:校内专任教师(包括校内公共基础课教师、校内专业基础课教师、校内专业实操课教师及实习实训指导教师)、校内兼课教师、校外兼职教师、校外兼课教师。2019年表彰师德师风标兵8人、优秀教师14人、先进工作者10人。学校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市级领军人物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优秀教师2人、市级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市级优秀青年教师1人、市级优秀班主任10人、市级德育先进工作者2人、“三育人”标兵2人、市区级骨干教师16人、专业带头人2人、专业管理负责人7人。学校师资队伍硕士研究生以上占19人,与上一年相比增长5.6%。教师业务能力、责任心强,专业水平、工作热情度高,学校在这样一支师资队伍的保障下,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4、课程建设。在课程建设上,学校从课程标准开始,抓课程建设的总源头,结合教学计划进度表、导学案、教案以及学生的作业、学科体会等等,同时做好课程资源的建设。2019年,学校在2018年原有的65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专业课课程标准10门。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全部采用国家标准。各学科使用导学案引导教学实施过程。2019年度,共计完成150门课程建设工作任务。

在课程建设的同时,课堂作为课程建设的主要实施载体,学校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全面推广导学案引导教学实施过程,以及“岛”式教学组织方式,将学生分成学习研讨小组,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教与学中,坚持“做中学,做中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根据学科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英语学科,推广情境式教学方法;在心理健康学科,推广项目教学方法,采用量表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在音乐和美术学科,推广参与式教学方法。而在专业课教学中,则用项目教学以及任务驱动式教学等方法。在生产性实训课程中,根据专业的特点,一部分实行模拟项目操作,如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工业机器人项目、建筑装饰专业的实训基地装修设计等。一部分实行半真实半模拟项目实操,如建筑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等。一部分将企业真实的项目引入进校,学生直接对接企业项目,如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设计项目,商务日语专业的对日BPR业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接待来校参加各种会议人员的真实酒店业务实操等。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使用,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全员参与到教与学之中,在学校即参与到企业的真实生产项目中,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实操动手能力,并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加强学习及训练,有效提升教与学的质量。

采用“分层次”教学组织形式。在全面推广“岛”式教学组织方式中,按照学生的学习层次进行分组,任课教师在组织教学中也按照分层次的形式,不同的小组分给不同的学习任务,展示不同的内容,对于激励学生的学习起到重要的作用。

创新教学评价体系。学校采取周考、月考等过程性评价方式,结合期末考试的终结性评价方式,进行学科的评价。在考试形式上,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掬泥于原有的以笔试为主。评价的内容上也有根据学科有所改变,采用学习纪实、成果作品、综合评语等。学校在评价模式中,采用了“必由学学习诊断系统”,通过社会参与的评价,利用大数据分析指导教学,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来诊断教与学目标达成的程度,并对未达成的原因进行认知和知识等方面的统计分析,进行“增值性”评价,实时调整改善,使教与学得到持续的改进。由此得到的评价结果对于教师建立目标导向课堂教学有重要的作用。在使用必由学系统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利用对基于数据产生的分析,结合实际教学,完成学情分析,采取有效的分层次教学手段等,全面促进教学。

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途径,完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以“技术为核心”的理念来建设专业,开设相关课程。每个专业将本专业的课程以技术的形式进行分解与归纳,根据专业的不同,在校期间要求学生掌握4至7项技术,每项技术下对应要掌握该门技术应学习的学科。在此基础上,不同的专业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突出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如通信运营服务专业采用“分段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应用专业采用“企业生产项目与教学实训项目一体化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机电技术专业,根据工业4.0的发展趋势和国务院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制定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双赢共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机电专业在2019年获得1+X证书试点后,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正在进行改革的探索,积极推进1+X证书试点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

6、信息化教学。学校在信息化建设以及教学方面在2019年取得较好的成绩。继续引进必由学教学诊断系统以来建立各学科校本题库(各专业周考、月考、期末考试),通过系统将学生测试后所得的数据进行详细地统计和分析,帮助教师收集和自动分析每个学生学业进步与否的准确而综合的学习数据,教师即时地将这些过程中的数据转换成可有效改善教学的信息,基于精确化数据进行个人化教学,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率与学业成绩。教学诊断系统的应用与推广,学习诊断系统可以为学生生成个性化阶段性《学业质量诊断与指导报告》,内容呈现了各学科学业质量诊断及学科学习指导。建立目标、活动、评价一致性的课堂教学。全面了解教学情况,提高学校的教学效能。逐步建立并完善高质量的特色校本题库,实现学校内部资源共享,方便优秀教学资源的存储和提取。建立学校的学生档案,定向记录和跟踪学校各班学生的学业情况,便于随时查询比较。

教师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学校教科研管理和信息化管理岗位每月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一次信息化教师培训任务,分别对多媒体课件制作、多媒体教学设备操作、现代信息化课堂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培训。通过对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学习,我校教师取得了长足进步,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工作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提高教学水平。过去的一年中,我校多名教师在教学信息化比赛中取得佳绩。张雯雯老师在2019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交流活动获一等奖。张俊峰、隋洋、魏莹、李俊鹏、聂发军、潘广明、都基超6位老师分获2019年大连市中等职业学校“超星杯”教学能力比赛一、二、三等奖。穆晶老师指导的《泠泠七弦网》荣获辽宁省第二十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数字创作评比”一等奖。李俊鹏老师指导的《纸短情长》、颜莉老师指导的《白山乳液商标设计》获得“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三等奖。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校根据管理实际需求,在原有的信息化管理功能基础上进一步以“钉钉”平台为依托,搭建学校协同办公管理系统,整合企业邮箱、信息平台等入口。实现考勤打卡、请假审批、课堂日志、申请审批、课时上报、智能薪酬等功能。建立家校通信录,提高家校互联沟通效率。另外进一步调整招生管理过程中的退费审批流程,根据工作流程改造系统审批功能、修改和完善招生统计功能。

7、实训基地及设备。学校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校内实训基地,保证了实习实训的课程开设达到 100%。学校教育教学设备总值 1768.11 万元,建设有6个校外实训基地,7个校内实训基地,47 个校内实训室。校内实训工位数 1174个。学校现有校内实训基地包括: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实训基地、机械加工专业技术实训基地、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基地、建筑装饰专业实训基地、通信运营服务专业实训基地、旅游服务与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国防教育实训基地等。学校现有校内实训室 47 个其中: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设置11个实训室:影视制作实训室、三维仿真实训室、动漫设计实训室、录播教室、动作捕捉实训室、多媒体制作实训室、5D影院、二楼计算机实训室、三楼计算机实训室、四楼计算机实训室、五楼计算机实训室。机械加工专业设置2个实训室:数控实训室、普车实训室。机电一体化专业设置6个实训室:PLC 技术综合实训室、传感与控制实训室、钳工技能实训室、电工技术综合实训室、电子技术综合实训室、人工智能机器人实训室。建筑装饰专业设置3个实训室:建筑装饰实训室、建筑装饰装配实训室、创想空间。通信运营服务专业设置5个实训室:KPO实训室、BPO实训室、ITO实训室、通信运营调控中心和服务外包业务校企研发中心、同声传译实训室。旅游服务与酒店管理专业设置4个实训室:客房实训室、餐厅实训室、前厅实训室、准备实训室。国防教育实训设置个6个实训室:军事搏击实训室、擒敌训练室、3D仿真射击实训室、军事陈列室、战地救护室与400米障碍训练场、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教学实验室等6个: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生物实验室、音乐教室、音乐教室(二)、美术教室。

8、教学资源建设。我校拥有精品课程25门,在此基础上学校本年度进行了校本课程的资源的积累,采集了45门教师的课程视频作为教学研究和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参考资料和辅助手段。教学资源增加80G。学校建立电子阅览室,采用云终端作为阅览终端,通过云服务器和数字图书馆实现电子阅览。扩充电子图书库,今年在原有电子图书3.3万册的基础上采购电子图书5000册。完善图书馆数字化管理与检索,以文件目录方式和数据库存储方式对资源进行管理和操作,以便师生快速查询信息。

9、教材选用。学校在教材选购上,严格按照大连市教育局的要求进行。公共基础课的教材完全按照大连市教育局要求的版本在指定书店进行选购。专业课的教材虽然没有指定的版本,但按照上级要求从其下发的《辽宁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用书目录》中规定的国家规范的教材目录中选取。在选用教材时,按照学校规章制度中的教材选用制度和流程严格把关,切实选择出适合上级要求、教学改革以及学生需求的教材。学校重视对教材的评价,每学期末组织学生和教师对教材进行评价,并及时将意见向校长报告。学校公共基础课使用规划教材的比例为100%,专业课使用规划教材的比例为60%。

(三)教师培养培训

学校按照已制定的《教师发展规划(2016-2019)》,结合上级组织的教师培训项目,2019年共有1239人次参加了各级各类培训。学校邀请大连市消防应急管理中心教员对全体教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学校法律协理工作项目负责人组织全体教工进行法律知识讲座;组织全体教工进行“垃圾分类”培训。为学校教工安全意识、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结合教师自身发展需求,目前已形成《教师发展规划(2019-2022)》。

学校对教师培养培训工作高度重视,选派新入职教师参加“新教师职业素养能力提升培训”;选派音乐教师参加市级合唱培训班;选派体育教师参加B级足球教练培训班,并取得教练员证书;选派美术教师参加市级美术骨干教师培训;选派2名教师参加“文化基础课教师培训”;选派5名教师参加“大连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职学校管理干部专题研修班”;选派7名教师参加“思政课程专题培训”;选派1名教师参加“中职学校专业培训标准研究”培训;选派1名教师参加“大连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师协同研修”培训;选派2名教师参加“工业部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智能制造考评员”培训。

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参加校本信息化课件培训,经过选拔选派部分成绩优异教师参加辽宁省第二十三届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荣获微课类二等奖1名、三等奖3名。

(四)规范管理情况

1、教学管理

⑴严格执行人才培养方案。我校现在有7个专业,按照国家颁发的专业标准,在经过反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学校专家委员会的讨论,最终确定了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认真执行。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占29%或32%,专业课(含专业技能课、实践课、顶岗实习)占60%或65%,选修课占7%或8%。在教学管理中,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理念,根据最近几年学生升学需求量增大,为保证学生实现升入高等职业院校的目标,学校调整了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的教学安排,为三年级增加了文化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的课时。

⑵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我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包括教学标准管理、课程标准管理、教学常规管理、评价管理、教材管理、教科研管理、校本课程管理、实习实训管理、特长生培养、赛事管理和图书馆管理,并制定了各项管理工作细则和考核标准。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学校除了坚持常规性的教学管理工作外,还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环节进行加强。

①加强考试管理环节。学校以考代训,坚持周考、月考,2019年共计进行周考19次,月考6次,期末考试2次。在考试中,学校采取了第三方评价方法,每年投资4万余元,和大连必由学教育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专门开发了对中职学生进行考试评价的软件,教师根据第三方评价的结果和自身教学的实际进行教学总结,改进教学工作。

②加强作业管理环节。各学科教师除了坚持对学生日常作业进行全批全改外,在每堂课前,要利用一定的时间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和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评,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研究。在寒、暑假期间各学科针对学科特点进行假期作业布置,如德育学科布置学生在进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完成职业生涯规划书的作业;语文学科布置学生完成临摹字帖的作业;建筑专业布置学生按照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完成装修设计作业等。开学后,任课教师进行全批全改,选出优秀作业进行展示。

③加强预习管理环节。任课教师完成教案任务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做出导学案,在课前发给每个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学或小组讨论,带着问题听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2019年共编制印刷105科次导学案。

④加强教师管理环节。学校坚持教师例会制度,每周一次,2019年共召开教师例会36次。在教师例会中,针对每周工作重点,强调教学安全、教学纪律、教学问题,传达上级文件和学校要求,对没有按时参加教师例会的教师除了进行严格考核外,要求其必须在教师例会的第二天,通过学校教师例会信息工作平台进行补课。学校每学期末组织教师进行互评,组织学生对老师进行评价,2019年2300余人次的学生对担任中专课程的37名教师进行评价,其中优秀率65%,良好率35%,满意率100%。

⑤加强教案管理环节。要求任课教师提前一周提交所任课程的教案,由教研组长进行内容和进度的审核,由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管理人员按照国家或行业规定的课程标准审核教案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被批准后的教案方可使用。在教学过程中,每节课后要进行课堂反思,并记录在教案上,在教学中及时进行调整。每月组织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的反映,并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普遍性的问题作为教研中的重点集体研究解决。每学期末,所有的教师将教学过程中的经验、问题及反思等形成教学总结,形成校级科研课题,进行深入研讨。每学期每个教师的教案都要提交学校存档。

⑶严格执行教材使用制度。在教材使用中严格执行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每学期按时参加教材征订会,按照要求征订。2019年公共基础课使用教材30种,全部为大连市指定教材。专业课52种,均从我市颁发的教材目录中选定。专业考证教材4种,均采用主考部门指定的教材。校本课程使用正规出版社的教材4种,校本讲义5种。学校重视对教材的评价,每学期末组织学生和教师对教材进行评价,2019年共组织师生评价学科教材134种,共收到评价1410份。针对上交的教材评价进行汇总,并及时将意见向校长报告。

2、学生管理

学校始终把学生管理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健全了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工作网络。一年来开展爱国主义、雷锋精神、集体主义、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健康安全等系列教育主题班会23次。发放《致家长一封信》4次,及时将上级部门和学校的有关要求通知家长,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和遵纪守法、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自觉性。

积极创新管理模式,特别是加强了学生在校时的常规管理。在日常管理中值班教师,从学生起床到晚就寝,抓纪律、抓学习、抓安全,抓卫生,对学生及各班级严格实行量化,细化管理。 

为完善家校联动管理机制,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办学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满意度,每班都成立了家长委员会,每位班主任每月对市内的学生家庭进行家访。通过家访,达到了预期目标,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学校的总体形象得到了很大提升。 

3、财务管理

⑴基础工作

①依法设置机构、配备人员:学校依据工作项目设置校长财务协理、财经纪律监察、财务业务管理,配备相应工作项目责任人。财务管理人员持有会计证,具有学校财务管理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遵守职业道德。

②基础工作规范,技术手段先进:基础工作严格按照上级制度、文件、通知和学校规章制度执行,财务管理人员持有会计证,具有学校财务管理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遵守职业道德。

③实行会计电算化,使用金碟软件,会计记帐凭证、会计帐簿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际操作;收入采用市财政非税收缴系统,支出和预算采用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决算采用部门报表决算软件(辽宁专版)。校内在数字化平台上创建了学生收费管理系统,对学生收费进行统计。

⑵预算管理

预算编制科学合理,预算执行规范有效,决算编制真实完整。学校严格按照上级有关预算规定编制全校预算,同时在校长的带领下,结合学校以工作项目为核心的“去中心化”管理模式,建立学校内部预算编制流程。每年10月各工作项目责任人结合本人实际工作需要制订次年详细预算。学校对各工作项目的详细预算建立预算项目审核或论证机制,对部分专业性强的项目组织专家或专业评审,对部分重大项目组织召开听证会,充分听取职工代表及其它项目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财务管理工作项目责任人定期向校长汇报预算执行情况,并于每月定时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议,研究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预算执行的有效性。 

建立健全决算数据内部控制机制,明确决算前准备、决算报表填制、决算报告编写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工作流程和管理要求。每年12月末各工作项目负责人要对全年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决算,要依据预算的指标核实各项目预算指标的完成情况,对超预算或未完成指标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说明,交财务监督工作项目责任人核实。财务管理人员在决算时根据预算指标核对各项数据、清理往来款项并及时催办,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点和盘存,做到账实相符,帐帐相符,对学校全年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决算编制真实完整。

收支管理

①依法组织收入:学校的一切收费价格按照国家规定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执行。学校的收费项目经物价部门批准后执行,并在学校公示栏中公示。学校收费管理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不擅自立项目、不擅自提高标准、不扩大范围收费。杜绝设立帐外帐,杜绝设立小金库。学校严格按照规定项目和标准收取,每笔收费在收费前都必须经校长批准并公示,收费后开具票据,做到收缴分离,票款一致。保证及时收取各种费用,做到无遗漏、无死角的规范管理。

学校在杜绝乱收费方面不仅严抓严管,而且时刻接受家长和学生对收费工作的监督。学校为每个学生建立了“收费手册”,每交一笔费用学生本人都要认真填写收费项目和收费金额,以及收款人等。财务管理项目责任人定期检查学生收费手册,以此杜绝私自向学生收费的行为发生。伴随信息的发展,学校收费多采用电子渠道,减少现金流通,防止丢失,以保证学生财产安全。

②严格管控支出:学校严格执行校长“一支笔”审批制度。并严格规定了资本性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的审批、培训费用的审批、人员费用的审批、奖助学金的审批、代收代支费用的审批、使用公务卡的审批流程。审批时从工作计划、支出项目、支付标准、申请审批、审核报销五个方面入手。首先,由工作项目责任人根据工作需要向校长提出详细用款申请,包括款项用途、标准以及投入后达到的预期效果等。其次,由财经纪律监察工作项目责任人在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最后,资金使用后要向全校职工汇报资金使用的收效。如凡参加各种培训和外出考察的人员必须在培训与考察结束后,结合培训和考察内容向全校职工进行大会汇报,并提出个人对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专业建设、提升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建议。由于学校建立健全了经费支出的管理制度,提高了资金的使用率,在保证职工收入稳步提高的前提下,将更多的资金投入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和校园文化建设中。

③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专账管理:各专项资金独立设置,按上级下达的指标申请计划,专款专用,专账管理,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一目了然。

内部控制

建立完善学校内部控制机制,财务风险可控,依法公开财务信息;建立财务内控机制,学校建立政府部门监督、教职工全员监督、专业监督、专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监督体系,有效地保证了学校的财务管理科学、规范。

教职工全员监督:学校建立一整套财务监督流程,资金的申请、审批、使用、报销各环节由各管理项目责任人相互监督。实行职工成本手册和学生收费手册管理。所有的收费要进行全校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方可进行。建立职工大会监督制度,学校的全年资金使用情况要在全校职工大会上公开,接受全体教职工的监督。

专业监督:财务管理项目责任人对支出的每一笔款项认真核对,确保在使用用途、使用标准和发票合法性方面无差错。有效堵塞漏洞,提高财务管理效率。每年都接受会计师事务所第三方审计的专业监督。

专人监督:为了确保学校的财务工作更加规范,学校除了设立财务业务工作项目外,还设立了财经纪律监察和校长财务协理管理工作项目,形成了财务管理工作全方位立体式监督。

社会监督:在完善校内监督的同时,学校还加强了社会和家长对学校的监督。每年年终时将学校的收支情况向家长委员会进行公布,接受监督。每次收费,学生都把收费手册中的详细记录向家长进行反馈,家长如有疑问学校立即给予回复。

⑸绩效评价

科学设定绩效目标,有序推进绩效管理:员工个人工资水平与学校办学效益挂钩,坚持改革与发展成果共享的原则。绩效工资:包括招生绩效、赛事奖励、教学成果、上级表彰、年终奖励。绩效工资不超过全年劳动力工资总额的15%。

加强绩效考评结果的应用,资金使用效果好:

①招生绩效招生区域负责人在组织招生过程中认真负责,区域招生成果显著时,给予奖励。个人在完成招生任务后,多招给予奖励。

②赛事奖励,代表学校参加教育行政部门举行的各级竞赛,工会、团委、党组织的各种评比,行业协会组织的赛事取得成绩的都有奖励。

③教学成果,指升学成绩和会考成绩。分普奖、班主任奖、单科奖等。

④上级表彰,所负责的工作项目获得国家级表彰、市级表彰和校级表彰,学校将给予奖励。

⑤年终奖励,年终奖励为校长奖励基金用于学校获得市级以上综合荣誉时对全校职工的奖励,和对在每年工作中有突出贡献人员的奖励。

4、后勤管理

制定科学规范、具体可行的管理程序和管理方法,财务审批制度,物品采购制度等等,严格做到按章办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食堂配置专职食品安全与卫生管理人员进行监管,严格执行原料准入制度,采购索证制度等管理规定,加强对供货商的管理,把好原料采购关。入库物资由食品安全监管、卫生管理及仓库保管等三人在场验收并作好记录。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食品安全监管坚持巡查制度,检查餐用具消毒,食品留样等内容,有效地防止了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学校每学期开学前,炊管人员要进行体检。食堂炊管人员严格按照卫生“五四”制要求,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搞好个人卫生。 不准无健康证、无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的人员上岗。为加强食堂的安全管理,全面实施防火、防盗、防毒、防他人破坏等预防工作,食堂由专人负责,每天检查食堂内水、电、燃气的使用情况,下班时切断所有水、电、燃气的供应,厨房、餐厅、库房必须关好门窗,并按规定上锁,严禁他人进入。

5、安全管理

学校安全工作关系到师生的生命和财产,事关学校、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我校在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以“构建和谐平安校园”为目的,把建设平安校园与师生的家庭幸福和终生幸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原则。通过加强教育和管理,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营造了全校教职员工关心和支持学校安全工作的良好局面。学校连续五年被市交通局评为大连市交通安全先进学校;学校被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评为“平安校园”;被市教育局、市公安消防局评为“大连市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被市政府食安办、市教育局评为“大连市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示范校;被市禁毒委员会评为“度大连市禁毒工作十佳示范学校”。

⑴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学校对安全工作高度重视,提出了“安全不保,谈何教育”的管理方针。组织成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各管理岗位的主要负责人为组员,全面负责校园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指挥。领导小组成立以来,在处理各类突发事件中发挥了较好的组织领导作用,使事件得到了及时、妥善的处理。开展安全专项检查活动,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安全长效管理机制。

⑵制度保证措施到位。

①签订责任书。学校和教职工签订安全责任书,各项工作责任分工到人,责任到位,并与学校考核相挂钩。强化管理,使学校安全管理网络覆盖到校园的每个环节,每个角落。将安全工作作为对教职员工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度。贯彻“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②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学校规章制度》、《学生管理规章制度》、《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门卫值班、巡逻、防控传染病、消防安全管理、体育器材检查、健康体检等一系列安全工作规章制度,使各项制度要求更具体化、细致化,并通过工作项目办法,将制度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

③制定各项安全预案,强化安全管理。 安全工作“防重于治”,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关键是要防范于未然。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我校制订各项安全预案,有《校园公共卫生应急预案》、《防灾减灾应急疏散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学校使用危险化学品事故时的应急预案》等。

⑶安全设施配备完善。

教学楼、宿舍楼、实训楼、食堂都安装了消防栓、灭火器和应急灯,确保紧急情况发生时有效使用。教学楼、宿舍楼窗户都增添了安全器,防止彩玻璃时人员跌落。校园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落实到位,门卫和保安员持证上岗并配齐配备安全叉、橡胶棒等必要的安全防护应急处置装备,监控辐射校园的每个角落,校园重点部位共计安装了227个监控摄像头。

⑷宣传教育营造氛围。

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使学生学会自我保护、自救、互救的常识和技能,是我校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例如:我校请大连市消防培训中心干警给学生举行防火安全教育讲座,请大连市中山交警大队、辛寨子派出所干警来校举行交通安全、遵纪守法教育讲座等。在狠抓安全管理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安全意识,从根本上防止人为安全事故发生。

①每学年制定学校安全教育工作计划,利用每周五课间操时间,统一组织全校师生收听、收看安全教育。通过讲解、演示和培训,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传染病、防交通事故、防溺水、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体育运动伤害、防冻防寒、防火、防盗、防震、远离毒品和法制、心理健康、网络安全教育、假期安全常识等。通过教育活动强化了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②通过每周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利用黑板报、张贴警示标语、校园宣传橱窗等方式宣传安全常识。通过主题班会,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安全常识,通过安全征文与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

③每学期开学第一周都举行消防、防震疏散演习,通过消防演习增强了学生的消防意识,使学生学会了自救逃生技能。

④学校积极推行开学初、放假前、节假日安全提醒,要求外地学生放假后必须尽快回家,不得在异地逗留。

⑸齐抓共管群防群治。

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密切配合。我们积极与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做好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学校组织开展一系列道德、法制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①加强警校联动,设立校园警务室。聘请辛寨子派出所副所长乔韶韵担任法制副校长,定期到校进行法制教育与宣传。多年以来,辛寨子派出所针对校园周边存在的治安问题,及时调整警力部署和巡逻时间,让警力随着学校的作息时间走,对学校实行定点、定位、定时巡视,增加了学生来校、放学等重点时段的出勤警力和巡逻频率。巡逻车在学生每周六放学时间段、晚自习下课后时间段必到学校门前停放,让学生每天晚上都能看见警灯、警车。每周六学生放学离校时,“110”巡警车停靠在学校大门口,警官配合老师参与学生疏散,确保学校安全稳定不受非法侵害。

②加强教学环节中的安全管理。提倡课堂教学标准话用语,建立课堂检查机制,督导任课教师安全责任意识。带队教师对实习学生全程监护,并与实习学生家长签订安全协议书,增强安全意识。组织师生对校园安全隐患进行查找,杜绝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③加强家校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那些固定的充满人文气息的《给家长一封信》,提示家长假期中关注学生安全和遵纪守法,正是有了这些,使我们和家长的联系更加密切,也填补了假期学生安全管理的空白。

④加强值班工作人员管理。明确岗位要求,落实岗位细则。建校以来,校长一直以校为家,带动了一大批教职工奉献在各个工作岗位上。每天下班后,十几名教职工留在学校值班,组织学生晚自习、就餐、就寝等管理工作。

⑤校园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落实到位,学校保卫人员坚持24小时在校园值班、巡逻,外来人员必须登记,由接待人带领后方可入校。门卫和保安员持证上岗并配齐安全叉、橡胶棒等“八大件”必要的安全防护、应急处置装备,校园重点部位共计安装了227个视频监控,在应对突发事件、校园常规管理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⑥狠抓消防安全。继续坚持和落实校园火灾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做好师生用电、用火、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清理安全通道,确保畅通。最近,学校又对消防器材进行更换。

⑦抓好学校食堂工作。食堂配置专职食品安全与卫生管理人员进行监管。严格执行原料准入制度,采购索证制度等管理规定,加强对供货商的管理和教育,把好原料采购关,入库物资由仓库管理人员验收并作好记录,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食品安全管理员坚持巡查制度,检查餐具消毒,食品留样等,有效地防止了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⑹自查自纠消除隐患。

安全管理工作难在一贯坚持,安全事故多是出于麻痹大意。为了把学校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做到不留漏洞,时刻提醒教职员工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我校常年开展校园及周边安全开展大排查、大整治活动,检查的重点领域是: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房屋安全、食品安全、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等。

①开展常规检查。每学期学校把安全工作作为重点检查内容之一。开学前,学校对校舍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完善危险化学药品的存放条件,做到危险化学药品有专室、专柜保管。同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对学校食堂卫生和食品加工流程进行严格督查。

②每月第一周星期二上午,作为学校安全大检查工作日。由校长组织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行全校大检查,摸清学校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潜在的矛盾,并做出相应的对策,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实行责任追究制,并立即整改。

6、科研管理

⑴完成科研课题

①省级课题:金校长亲自主持的课题《国有民办综合高中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实践研究》已通过辽宁省教育厅评审通过并获优秀奖,这是1000多个课题中仅有的50个优秀课题之一(包括大中小学、幼儿园)。

②校级课题:2019年全体教师共完成8个校级课题,根据专家评审意见,获一等奖3人:邹莹、马荣、王海鸥;获二等奖4人:张俊峰、颜莉、苏斌、张慧呜;获三等奖3人:穆晶、李春辉、沈晴。

⑵教研工作

①一师一优课:校长常年坚持抓教师教学质量,2019年深入课堂听课132节,亲自指导“一师一优课”。张雯雯老师获全国“语文报杯”语文微课大赛特等奖、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信息化教学设计和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王婧宇、李程两位老师获部级“一师一优课”优课;李程、王婧宇、穆晶、张慧鸣等4位老师被评为省级优秀微课;于萍、张俊峰等8名老师被评为全市优课。

②三维目标:校长亲自带领教师进行课堂三维目标的设计工作,各教研组一次又一次地进行设计、修改,校长逐一审批。

⑶研究性学习

今年有31项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目前已有27项课题交了结题报告,正在进行评价阶段。

7、管理队伍建设

学校实行工作项目负责制,去中间化管理机制。全校共设工作项目 144个,每个教职工根据自身条件和能力竞聘。在管理队伍建设中,注重管理队伍的经常性学习教育,加强管理队伍的能力提升培训。2019年20名管理人员参加了业务培训,管理队伍的责任意识、服务能力、业务水平显著提升。在实际工作中,倡导管理人员树立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成为师生表率的风尚。具体表现在:学习领先、开拓领先、奉献领先、业务领先。管理人员人人能深入第一线上课、听课、评课,在教育教学、研讨、教科研及其它活动中都能发挥带头引领作用。

8、管理信息化水平

⑴教学信息化、数字化教学资源

我校引进必由学教学诊断系统以来建立各学科校本题库(各专业周考、月考、期末考试),通过系统将学生测试后所得的数据进行详细地统计和分析,帮助教师收集和自动分析每个学生学业进步与否的准确而综合的学习数据,教师即时地将这些过程中的数据转换成可有效改善教学的信息,基于精确化数据进行个人化教学,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率与学业成绩。教学诊断系统的应用与推广,学习诊断系统可以为学生生成个性化阶段性《学业质量诊断与指导报告》,内容呈现了各学科学业质量诊断及学科学习指导。建立目标、活动、评价一致性的课堂教学。全面了解教学情况,提高学校的教学效能。逐步建立并完善高质量的特色校本题库,实现学校内部 资源共享,方便优秀教学资源的存储和提取。建立学校的学生档案,定向记录和跟踪学校各班学生的学业情况,便于随时查询比较。

学校拥有精品课程25门,在此基础上学校本年度进行了校本课程的资源的积累,采集了45门教师的课程视频作为教学研究和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参考资料和辅助手段。教学资源增加80G。

学校建立电子阅览室,采用云终端作为阅览终端,通过云服务器和数字图书馆实现电子阅览。扩充电子图书库,今年在原有电子图书3.3万册的基础上采购电子图书5000册。完善图书馆数字化管理与检索,以文件目录方式和数据库存储方式对资源进行管理和操作,以便师生快速查询信息。

⑵教师信息化水平提升

学校教科研管理和信息化管理岗位每月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一次信息化教师培训任务,分别对多媒体课件制作、多媒体教学设备操作、现代信息化课堂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培训。通过对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学习,我校教师取得了长足进步,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工作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提高教学水平。过去的一年中我校多名教师在教学信息化比赛中取得佳绩。其中张俊峰、隋洋、魏莹、李俊鹏、聂发军、潘广明、都基超6位老师分获2019年大连市中等职业学校“超星杯”教学能力比赛一、二、三等奖。李俊鹏老师指导的《纸短情长》、颜莉老师指导的《白山乳液商标设计》获得“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三等奖。

⑶学生信息化意识培养

成立计算机学委会,组织学生通过信息手段协助校维护计算机设备,参与学校校园网站编辑、微刊编辑等工作。引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信息类大赛,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文明风采大赛微视频类等各级各类计算机竞赛活动,提高学生信息化技术能力。

⑷管理数字化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校根据管理实际需求,在原有的信息化管理功能基础上进一步以“钉钉”平台为依托,搭建学校协同办公管理系统,整合企业邮箱、信息平台等入口。实现考勤打卡、请假审批、课堂日志、申请审批、课时上报、智能薪酬等功能。建立家校通信录,提高家校互联沟通效率。另外进一步调整招生管理过程中的退费审批流程,根据工作流程改造系统审批功能、修改和完善招生统计功能。

(五)德育工作情况

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我校的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和完善学校的德育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和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遵照《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和《中学德育大纲》,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德育工作方案。

根据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的这一阶段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和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的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热爱学校、热爱自己、热爱家庭,遵纪守法,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公民。学校德育,要体现时代感,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学校的德育工作遵循以下原则: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的原则;德育教育系统化原则;德育教育与学生行为规范紧密结合原则;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原则。

学校的德育工作方案由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的组织与制度和德育评价体系五个方面组成。

1、德育课实施情况

⑴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优化教学设计,重点明晰三维目标,确立德育渗透,总结经验和优秀成果。

①德育课程教学发挥主阵地作用

德育课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课堂,是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阵地。德育课教学应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充分发挥德育课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⒈制定德育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大纲。各专业、各年级全部开设德育课,德育课为必修课。三年总学时142,每学期34-36学时。按教育部的要求开设德育类课程:《职业生涯规划》(34学时)、《职业道德与法律》(36学时)、《经济政治与社会》(36学时)、《哲学与人生》(36学时)、《心理健康》(34学时)、《音乐》(35学时)、《美术》(36学时)、《历史》(36学时),共计283学时。根据学校德育教育的需要中专开设选修课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36学时)、《国防教育》(356学时)。中专开设德育类课程共计675学时。课程标准要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学生在校期间不同成长阶段的需求,结合实际而定。

⒉规范德育课教材。按要求使用上级部门指定的教材;结合学校实际编辑校本德育教材。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加强德育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养德育课专职教师,提升兼职老师德育能力。

②其他学科课程的德育教学与德育渗透

教书育人是各科教师的共同任务,各门课程的教学都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内容渗透德育。教师在编制授课计划和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掌握蕴涵的德育因素,发挥其德育功能。文科类课程应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有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理科类课程应结合教学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精神,为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打下基础;专业课教学应注重帮助学生巩固专业思想,确立职业理想,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性,增强劳动观念,树立艰苦创业的精神。任课教师要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敬业精神和良好的教风去影响学生。各专业、各学科要有本专业、本学科的德育教育要求,要体现能够操作,不是表面化。如语文、历史、美音体、各专业技能等科目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德育渗透力量。

③教学实践环节中的德育教育。

社会实践是学生品德形成的根本途径。学校要充分发挥与社会有广泛联系的优势,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采取社会调查、生产实习、军事训练、公益劳动、社区服务、科技文化活动、志愿者活动、勤工俭学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现象,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提高思想觉悟和实际工作能力,加深学生对国情、民情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对自己即将从事的职业及其社会意义的了解和认识,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要注重加强与社区联系,加强社区教育工作,形成学校与社区齐抓共管的社区教育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在青少年学生思想教育和校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与军警共建,请部队、公检法部门支持学校德育工作,开展国防教育、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

发挥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的育人功能。根据不同课程教学特点,制定包括知识、能力、思想和行为等综合素质的教学要求,挖掘教材和课程中的德育因素,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既发挥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又发挥学科间综合育人功能。专业技能课要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重点培养敬业守信、精益求精、勤勉尽责等职业精神。

以赛促教,突出文明风采和职业技能相融合的教育,德育创新实践成果突出。学校师生2019年先后荣获国家赛事奖项6个,省级赛事奖项4个,市级赛事奖项近70个。开展“用雷锋精神育人,精心培育有本事的好青年”主题教育活动,获评2019年度市级优秀德育特色案例一等奖。推进“四爱”主题教育可视化,开创德育新时空。按照各级文明风采教育活动要求,学校成立了文明风采大赛领导小组,以征文演讲、职业生涯规划、摄影、视频、才艺展演特设项目和创新设计为主题,组织师生共同参与,在2019年大连市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德育活动中,总计获得市级14项,其中一等8奖。

⑵完善德育课程管理制度

①做好课程标准、教材、教师、课时和考核“五落实”。

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学校的教学特点,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改革,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互动式、案例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情感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和说服力、感染力、吸引力。

②制定学校德育方案,推动教-学-研-训-赛共同体协调进步。

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德育教学的要求,研究开发校本德育课堂,构建具有时代特点,满足学生发展需要,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的德育课程体系。

根据大连市教育局和大连教育学院联合下发的《大连市校本研修工作规程(试行)》文件,结合学校发展需要,制定学校校本研训方案。参与双创培训、信息化课件技术、版画教学技术、家庭装饰装修水电工程技术、日信息处理技术、日文薄记和计算器速打技能等培训。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书法比赛、板书评比、教师朗诵比赛和才艺比赛等,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采取集体教研、网络研讨等方式进行日常教学研究。

③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加强创新实践与教学科研。

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全面推广导学案以及“岛”式教学组织方式,将学生分成小组,积极参与到教与学中,坚持“做中学,做中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继续丰富校本社团实践活动。

⒉加强理论研讨与论文交流,开展课题科研工作。近年先后20名教师撰写了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级期刊公开发表,国家级期刊6篇。学校7名教师参加了论文交流会,表彰了全校论文评选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论文。

⒊创新教学评价体系。学校采取周考、月考等过程性评价方式,结合期末考的终结性评价方式,进行学科的评价。评价的内容上也有根据学科有所改变,采用学习纪实、成果作品、综合评语等。学校在评价模式中,采用了“必由学学习诊断系统”,通过社会参与的评价,利用大数据指导教学,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来诊断教与学目标达成的程度,并对未达成的原因进行认知和知识等方面的统计分析,实时进行调整改善,使教与学得到持续的改进。在大连市中等职业学校2019年学生学习质量测试中,学校中专一年级及格率达100%;二年级及格率100%。

⒋结合心理健康和生涯规划教育,开展研究性学习指导。结合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一个和谐有序的环境中,养成积极、乐观、进步的学习与生活态度。加强综合素质的评价,注重学生德育过程的培养,每学期班主任组织学生填写《学生成长手册》,期末成绩将日常量化考核为过程性评价重点,切实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学校现有国家一级职业指导师资格的教师5名,纪执金、金庆涛、王海欧、朴莲花、徐金荣。一直在教学一线对全校师生持续开展生涯发展规划与就业升学等的指导工作。加强职业能力及核心素养的提升教育。并结合新高考改革形势跟进对高中学生的生涯指导,开展了以对新职业领域探究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④德育特色示范评比与研修

①根据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市教育局关于建设中小学校优秀教师“特色示范课堂”的通知要求,学校开展了特色示范课堂展示活动,由校长带领教学管理人员全程听课,各教研组推选1节课参加全校特色课堂的展评。先后有张雯雯、王婧宇、李程、于萍等几位老师参加省市、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公开课、微课等赛事展评活动,纷获好评。

②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如导学案、“岛”式教学组织方式、校本课程实践、创新微班会等等。

③加强理论研讨与论文交流,开展课题科研工作。在各级相关论文比赛与交流活动中,学校先后有3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级期刊公开发表,荣获大连市2019年度优秀教科研成果一等奖。两项省级课题已结题,阶段研究成果显著。由金小河校长主持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普通高中改革与发展专项课题《国有民办综合高中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实践研究》在1000多个课题中脱颖而出,最终被评选为50个省级优秀课题之一。

④创新教学评价体系。如必由学教学诊断系统、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素质测评、学习质量测试成绩在全市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中职升学考试创新高。一年来两位市级德育骨干教师累计完成160课时进修深造,2位市优班主任老师完成国家级骨干班主任培训任务。

⑤结合心理健康和生涯规划教育,开展研究性学习指导。如学生成长手册、学生生涯指导、未来新职业发展问题的研究。学校现在5名国家级职业指导师在学生实习实训过程中开展岗位能力与职业素养的指导工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如职业规划创新设计比赛、“全人教育”模式创新构建评比与展示交流、校企合作模拟职场招聘会等等,让学生从专业方向、岗位技能、职业修养等方面有了更为深刻切实的体验与促动。也激发出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培养健康阳光心态、锻炼勇于创新乐于担当的思想品质。

2、校园文化建设、文明风采活动开展情况

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按照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要求,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以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全面加强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诸方面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根据师生思想道德建设实际,结合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大事件纪念日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18岁成人仪式、入团宣誓以及主题班团会等,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四爱教育活动。每年举办一次校园文化艺术技能节,为师生搭建展示才艺的平台,促进师生全面发展和学校素质教育。

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建设了文化长廊、名人雕塑、雷锋主题公园、各班级设立学雷锋图书角;每年举办辞旧迎新联欢会、花好月圆中秋篝火晚会;每周一组织全校师生举行升旗仪式和主题教育;每天以班级为单位做“感恩手语操”。通过各种活动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每个环节当中。

坚持对学生社团活动的组织和引导。从中专学生的年龄和能力等实际情况出发,学校对学生进行了双重管理,一是每学期由学生自主组织和选择参加社团,二是由学校指派指导教师以校本课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协助管理。规定社团每周至少活动一次,每学期要进行社团活动汇报和成果展示,每月对指导教师工作进行考核。学校有学生社团23个,包括京剧社团、魔方社团、象棋社团、电竞社团、堪舆社团、礼仪社团、国学诵读社团、综合面点社团、康健学社、球迷社团、日语对对碰社团、正能量社团、3D射击社团、士兵突击社团、舞蹈社团、合唱社团、苹果社团、计算器速打社团、PLC社团、雷锋社团、3D打印社团、文印社团、校刊社团。其中连续多年学校的舞蹈社团和合唱社团都在大连市中小学舞蹈比赛、合唱比赛中获得一、二等奖。

3、社团活动、团组织学生会建设及活动

随着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不断完善,学校各类社团不断涌现,在2019年学校组织开设23个社团。学校在每学期开学期第一周组织学生社团招新活动,每个学生都有选择加入自己喜欢社团的权力,体现了学生社团的自主性和学生的专业特长。学校为学生社团活动提供了优秀的指导教师、固定的活动场所和展示平台,社团活动得到了充分的保证,有投入就有收获,2019年学校正能量社团获大连市优秀社团称号。学生对学校的社团活动满意率达100%。

(六)党建情况

2019年,学校党支部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决策部署,着力推进学校第四个“五年规划”实施,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学校党建工作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1、确立目标顶层设计,深度融合促进作用发挥。

学校党支部深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担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始终从讲政治的高度想问题、谋发展、做工作,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较好的完成了全年党建重点工作。

一是统筹谋划党建重点工作。学校党支部注重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融合,与学校中心工作相融合,与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相融合。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主线,以《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为引领,把“两学一做”贯穿于履职尽责,把“不忘初心”体现在忠诚担当,把“牢记使命”落实到强基固本,把“一提两创”(教学诊改提高、创建文明城市、创建最美校园)引申为争先创优。

二是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出台党建工作相关制度,建立健全基层党建组织体系、责任体系和组织模式,以制度化带动常态化,进而促进长效化。

2、抓学习、抓落实,在深化思想教育上下功夫 。

以党章党规、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为重点,着力完善常态化长效化的学习机制,在深化思想教育上主要是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上下联动学。校党支部制定了全年理论学习计划,系统安排了全年几个专题学习内容,强化学校党支部中心组学习和党员政治理论学习日制度。全年共组织集中学习8次,检查党员学习笔记8次。形成党支部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学、党员干部引领学、党小组集中学、党员自主学的生动局面。同时,学校党支部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首要政治任务,制定学习计划、学习方案,安排3个学习小组,有主题,有计划、有内容,在学校不断掀起学习十九大精神的热潮。

二是集中辅导学。严格党员学习制度、邀请学校党支部书记作专题党课辅导教育2次。学校党支部委员讲党课9次,支部召开交流会2次,并安排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的党员互帮互学。

三是创新方式学。采用新媒体,组织全体党员参加“学习强国”的网络学习,建设钉钉、QQ党员学习交流公众平台,开设网络党校,推送微党课,共编发和推送相关学习内容26期。

3、抓责任、抓规范,在强化推进措施上下功夫。

学校党支部坚持党建统领,把方向,谋大事,管大局,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主线,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施,努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主要做法是:

一是专题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统一目标思想,结合全年党建工作及专项任务,通过各项任务专题部署,动员党员引领示范等措施,增强各项工作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是专项推进。学校党支部坚持党组织责任制度,坚持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目标责任分解,任务做实做细。学校制定了工作差距清单和个人差距清单,时时对照、时时检查;全体党员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围绕学校教学科研,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召开教师座谈会,组织开展教师基本技能竞赛;强化学风建设,率先开展“必由学”学业监督系统,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举办“文明风采”大赛,关心学生成长成才;开展“我为党旗添光彩”系列活动,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等。

4、抓载体、抓创新,在提升工作水平上下功夫。

近年来,学校党建工作成效显著。新一届党支部班子坚持传承发展创新,通过广泛调研,深入思考,不断推动学校党建工作开创新局面。

一是丰富党日活动形式。注重走出学校拓宽视野,先后深入革命圣地韶山、大连城市规划展示中心等地;注重开展活动党性锻炼,通过党课、报告会、主题读书、党员奉献日等内容,每月开展系列活动。

二是探索党建载体创新。学校党支部积极探索利用网络新媒体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打造党建工作“新阵地”。学校组织全体党员参加“学习强国”的网络学习,通过钉钉、党员QQ群等新媒体手段,已经成为我校党建思政工作的坚强阵地。

5、抓保障、抓服务,在改善条件服务师生上下功夫。

学校努力通过改善条件优化环境切实服务师生学习生活。一是在每个班级、每个办公室安装了饮水机,解决了师生饮水问题:二是组织全体党员粉刷学生宿舍,强化环境育人功能,三是更换教室的led灯,改善了学生学习条件;四是重新设计喷绘装饰了党员活动室,加强了阵地建设;五是新增多处分类垃圾桶,解决卫生问题;六是学校加强文化建设,建设文化长廊,加强文化育人。

6、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

校党支部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严明党的纪律,切实落实学校党支部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通过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任务责任分解,与每位党员教师签订师德师风责任状,完善了学校党风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不断加强干部职工廉洁教育,加强对班级管理、奖助学金发放、评先评优、设备采购等重点领域廉政风险的防控,对日常管理、奖助学金评定发放、评先评优、采购评估等热点问题,坚持信息公开、评选过程公开、事后结果公开,大大推进了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

7、政治功能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效果明显。

学校党支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围绕中心工作,强基础、补短板、攻难关,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学校各项工作整体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是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教学管理创新尝试,教学改革深化拓展,实习实训稳步推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2019年中专就业率达到98%,学生升学再创佳绩,专科以上升学率达63.9%,39名同学被本科院校录取,引起了全校师生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是教师科研能力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结构逐步合理,青年教师水平逐渐提高。2019年获得国家级教学奖1项;省级教学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市级教学奖一等奖6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5项。有1名党员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由学校党员教师与企业合作研发的产品获得国家专利1项。

三是校园文化建设成效显著。2019年,学校从辽宁省15000余所各类学校中脱颖而出,被辽宁省教育厅评为“辽宁最美校园”;学校被大连市教育局推荐为“全国文明城市”备检单位;学生在全国文明风采大赛及省市各级各类竞赛中多次获奖。

四是民主管理逐步推进。学校党支部成功召开全体党员大会,完成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工会定期组织教职工例会,对民主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具有重要意义,有力推动学校的各项事业健康和谐发展。

8、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对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的新要求,我们深深感到全面从严治党任务依然艰巨,基层党组织建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

一是党建工作本领不够高强。尽管近年来学校党建工作取得较好成效。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管党治党任务依然艰巨繁重,急需提高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和驾驭风险本领。

二是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经费较少,党建各项工作推进相对缓慢,难以调动和发挥学校党支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是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创造力的发挥与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新方略、新征程为学校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用新时代的新标准去衡量工作,继续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示范点建设,把党的领导体现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工作中,以更高的标准、更足的干劲、更实的作风,在不断推进新时代学校发展和学校事业进程中,续写新篇章、更有新作为、争创新佳绩。

四、校企合作

(一)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1、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制度,使校企合作不断深入发展。

学校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规章制度建设,在制度建设中,不仅做到了有法可依,而且制定了学校的管理制度体系,使学校的管理工作做到精细化,特别是在制度建设中,设立了校企合作工作制度,包括专业设置、选择合作企业、校企合作管理、工学结合管理、职业教育集团管理和企业投资管理制度,使校企合作得到强有利的保障。

2、校企合作共同建设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

学校从2005年开始,就与杰作商务询问(大连)有限公司进行了现代学徒制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实现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零距离模式。学生入校就入岗,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项目需要开发校本课程,企业的业务就是教学的实训任务,校企双方建立预备员工制度,学生在二年级下半年开始就由师傅带领,进行顶岗实训,合格者被聘为“预备员工”,毕业时实行双向选择。学校在2006年被评为全国107所半工半读工学结合试点单位。学校的机电技术专业与长春合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合作,在2017年被批准为大连市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2018年被批准为“辽宁省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学校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与大连德业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被批准作为大连市的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学校的商务日语和通信运营服务专业2019被批准作为大连市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除此之外,学校的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与大连明佳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等也开展了现代学徒制的培养工作。

在试点工作中,校企共同研究制定学徒制计划,在专业教学的第四、第五学期计划中,设置了生产性实训课程,生产性实训课程时间达450-510学时。学生在实训中分成小组,由师傅进行实地指导,每个学生与师傅签订师徒协议,明确徒弟与师傅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学会的技术。企业也对师徒提出相应的需求和考核。目前,试点工作仍在继续深入探索中。

3、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现有七个专业,其中通信运营服务、计算机应用和机电技术专业是示范校建设的重点专业。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都是在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反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校企合作科学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不断增加,近三年来,就业学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左右,就业的对口率达到80%,用人单位的满意率达到95%以上。

4、校企合作共同进行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

为了更好地落实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进行课程建设,在专家的指导下,教师们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采用工学结合任务导向、实训主导的教学模式,按照工作过程构建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在课程开发中,学校与行业协会和企业紧密对接,以行业分工和技术标准为依据,按照项目的制作流程和顺序进行开发,同时,企业派出优秀项目团队全程参与和进行技术把关,并提供具体项目。形成了由学校教师、企业项目经理或主管共同完成课程开发框架,由一人或多人执笔,全员共同修订的课程开发团队及办法。

5、校企合作共同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校企合作通过采取课程建设和校企服务等措施,培养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骨干教师,提升其在专业教学、科研、实践中的能力,使骨干教师能主持课程研究,参加企业的技术服务和项目开发,几年来,共培养骨干教师16人,其中市级骨干教师11人,区级骨干教师5人。在大连市中等职业学校“252人才工程”评选中,学校教师评选全市领军人物2人、学科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8人。

6、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

校企紧密合作共同建设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几年来,在原有的校外实训基地基础上,建设校外实训基地25个,校外实训基地是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需要有针对性建立的。同时,校企合作共同建设了9个校内实训基地,除2005年与大连杰作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商务日语校内实训基地外,机电技术专业与长春合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建立了校内机电一体化生产性实训基地;通信运营服务专业与北京新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大连中讯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实训基地;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与大连中国国际旅行社共同建立了国际青少年夏令营实训基地;建筑装饰专业与大连居联装饰有限公司建立了模型设计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与吉林纪元时空动漫游戏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投资开发了数字动画生产工艺流程系统,用于动画制作项目中的流程建立、任务建立、文件管理、进度管理、绩效考核、成本核算等高灵活度的管理;由大连东锐软件公司提供了动作捕捉分析系统,采用了国内流行的、操作相对简单的光学式运动捕捉系统,使学生能尽快掌握运用计算机识别和处理三维空间坐标的数据技术,并在动画制作中应用。

目前为止,每个专业都有与企业合作建立的校内实训基地,保证了实习实训的课程开设达到100%。

7、校企合作共同进行研发取得可喜成果。

校企合作共同建立了研发中心,将企业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技术性、管理性和经营性问题作为主要研究项目,并将研发成果迅速转化为教学案例,使学校教育更加适应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通信运营专业与北京宝之云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了“服务外包岗位能力测评系统”,改变了传统的对学生岗位能力的评价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找差距,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满足企业选拔人才的需要。

机电技术专业与长春合心机械有限公司建立了“中德合心教育大连技术研发中心”,并以企业为主导,研制了汽车天窗曲率测量软件,工业机器人本体和曲率检测软件系统,研发的汽车天窗曲率检测线体,已在生产中投入使用,并获得国家专利。曲率测量装置已成为教学项目,校企合作完成的哑铃智能制造生产线,已申请国家专利。

(二)学生实习情况

1、学校组织管理实习基本情况。

学校各专业广泛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加强了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学生实训实习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学生实习工作中,学校根据上级要求,选择合法经营、管理规范、实习设备完备、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实习单位安排学生实习,严格执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释义和《职业学校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等文件,制定详细的学生顶岗实习计划,学校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企业与学生签订师徒协议,并选派优秀指导老师跟踪指导。学生实习率达到100%。结合实际工作中积累的部分管理经验及感受,修订《学生实习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手册(2.0版),对日后开展相关实习管理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⑴实习单位遴选及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学校从建校以来,坚持“面向国际,立足市场,自我发展,科学完善”,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职业教育道路,形成了“教育理念国际化,科学管理军事化,人才培养社会化”的独特模式。提出了“先选企业,后建专业”的专业建设指导方针,实施了“以技术为核心”的课程设置。在对各种形式的校企模式探索中,实现了三个零距离,即“学校与企业零距离,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零距离,学生和企业员工零距离”。

学校坚持原则选准企业,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前提。学校确定了选择合作企业的三个原则:原则一:合作企业的生产技术必须与学校的相关专业建设紧密相连,有利于学校的专业建设,有利于对学校专业教师的培训,有利于学生的实习、实训和就业。原则二:必须是盈利企业,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实训基地;必须是本行业的骨干企业,为人才的培养提供新技术、好师资和实用教材;必须能够解决合作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原则三:必须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遵法守法,行为规范,能够尊重教育教学规律,以育人为先,以学生为重,确保学生安全、实习时间、劳动报酬。

深入研究各专业的技术内涵,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根据企业的业务编写实训教材,制定对学生培训的计划与标准,使专业建设的方向更加明确。按照校企合作规定的教学计划,学生在校期间经过认识实习、跟岗实习的实践过程,完全达到顶岗实习标准,在实习期间按照实习奖励办法获得奖励金和顶岗实习报酬,毕业时即成为企业骨干。学校与企业规模实现了同步发展。最终形成校中设企,“双元”培养人才机制。

⑵实习过程管理与实习成果评价工作。

①实习过程管理工作。

学生的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列入学校专业教学计划,根据专业性质不同,安排认识、跟岗实习的开始学期和学时数,每学期不低于周12学时,不高于周30学时,将企业的生产任务项目对接到学校实训基地,保证学生有效的完成顶岗实习生产性实训项目。第6学期为集中顶岗实习。每年1月份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人才洽谈会,与企业共同组织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般为6个月。

学校选择的生产性实训项目主要安排在与学校有校企合作协议的企业,生产项目符合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无安全隐患,确保学生的切身利益。

学校安排的顶岗实习,由学校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实施前,与企业签订协议,与学生、家长签订三方协议,落实学生具体生产任务、工作环境、安全措施、食宿条件、人身保险、劳动报酬等。顶岗实习的全过程有指派的专人带队,建立顶岗实习日志、月总结、实习总报告。顶岗实习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全面总结,并认定实习成绩。

学生和家长自主选择进行顶岗实习时,事先向学校提出申请,申请包括单位名称、性质、顶岗实习的具体形式、内容、完成顶岗实习教学任务的措施、安全保障等。经学校批准后,与学校签订自主顶岗实习协议。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提交顶岗实习所需的所有资料和成绩认定。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了校企合作开设的课程,实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学徒的对象主要是二、三年级的学生,其中二年级的学生是跟岗实习,三年级实行完整的学徒制计划,即顶岗实习。学校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第四、五学期,设置了生产性实训课程,例如机电技术专业学生完成汽车天窗智能检测生产线和立体仓储、搬运分拣智能生产线操作等。

二年级在跟岗实习过程中全部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分成小组,每小组由一名师傅进行实训指导。三年级实行学徒制,第一学期由校企双方对能够有独立操作能力的学生实行预备员工制,签订师徒协议,师徒协议中明确师徒共同要完成的生产任务和徒弟要达到的培养目标,学生毕业时首先满足企业用人的需要,保证学生的就业。对无独立操作能力的学生组成生产小组,指派一名师傅与组内全体学生,签订师徒协议,明确小组要和师傅学会的生产技术,达到独立操作能力后,再按照预备员工制度签订师徒协议。同时,学校与企业、学生及家长签订三方顶岗实习协议,企业按照师徒协议安排技术人员面对每一名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学校选派优秀指导老师跟踪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率达到100%。

②实习成果评价。

学校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实现无缝对接。校企融合,形成机制。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市场调研,参与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研究,提供顶岗式实习岗位,与赉卡睦腾远商务咨询(大连)有限公司、长春合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大连大华中天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大连明佳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大连中国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大连中国康辉旅行社有限公司、越洋物语(大连)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大连九创装饰有限公司、大连爱丽思集团等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为毕业生顶岗实习作以强有力的支撑。

⑶实习安全管理工作。

学校根据教育部等五部委关于《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大连市教育局等五部门关于《大连市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及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学生实习具体情况,制定“学生实习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成立学生实习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同时,制定了“顶岗实习学生住宿制度”、“顶岗实习请销假制度”、“顶岗实习信息安全通报制度”、“学生实习工作安全管理规定”,在学生顶岗实习前组织全校性的实习安全讲座及主题班会,并与学生及其监护人签订顶岗实习安全责任书及顶岗实习安全约定。学生赴实习企业报到后,与企业共同进行职业纪律和安全生产教育学习。开展实习安全工作跟踪管理,实习期间学生工作、生活动态及时掌握,安全管理工作不间断。从而确保学生实习全过程的安全性。

2、实习制度建设情况。

校企双方根据学生实习质量管理要求,共同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制定管理制度主要以:

⑴制定工作规章制度,明确其职能责任与范围,如“实习实训学生管理学生实习工作管理办法及安全管理规定”。

⑵实习指导教师,制定其工作规章制度,明确其工作职责等。如 “实习实训教师管理”。

⑶实习学生,制定相关的实习管理制度、成绩评定等管理方法。

⑷企业方面,有关企业实习管理规章制度与企业共同协商后共同起草。

⑸学生家长角度,与家长代表共同起草学生实习家长指导方案。

学校形成实习实训计划管理、实习实训教师管理、实习实训学生管理、学生实习工作管理办法及安全管理规定、学生实习考核评价制度、学生实习安全制度、校企共育实习实训德育工作目标与考评办法、校企合作制度,包括专业设置、选择合作企业、校企合作管理、工学结合管理、职业教育集团管理、企业投资管理等,保障了学生实习顺利开展。

3、实习工作创新点。

⑴实行预备员工制。

预备员工制是订单培养人才的一种模式,也是顶岗实习的重要形式。学生在进入第5学期时,具有完成企业顶岗生产任务能力时,经过学生和企业的双向选择,学校与企业审查合格后,与其签订预备员工三方协议。

签订预备员工三方协议后,学生在校期间具有学生和企业预备员工双重身份,以企业的生产任务为主要学习内容,在完成生产任务时,享有和员工同等的劳动报酬。毕业时,企业优先录入。

明确预备员工条件:1.完成学校理论学习内容90%以上,考核在良好以上。2.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实习实践任务,成绩在良好以上。3.在学生量化考核中,各学期平均分在85分以上。4.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完成企业交给的生产任务,能够胜任。5.学生接受企业文化、理念,有毕业后留在企业就业的愿望。6.企业愿意接收学生,有培养学生成为正式员工的计划。

形成科学的预备员工选拔办法:1.企业提出预备员工需求数量、具体条件,以及对预备员工的培养方案。2.学校组织学生进行个人申请。学校对申请的学生进行资格初审,并将审查结果提交给企业。3.企业根据学校的审查结果和需求,提出预选预备员工。4.召开校企合作会议,共同审批。5.学校组织学生与企业签订预备员工三方协议。6.召开预备员工大会,由企业颁发预备员工证书。7.学生毕业时,经企业考核合格者,与企业签订正式聘用劳动合同,转为正式员工。

⑵预备员工测评系统。

2015年11月起,学校与大连爱丁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了预备员工测评系统。实行预备员工培养模式,是学校在十三年前创新的一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在预备员工的选拔条件、选拔程序、选拔后的培养,以及预备员工的利益等方面都没有形成制度,存在着许多由于企业的利益化和预备员工的随意性,导致不规范行为,使校企合作受到影响。为了规范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校企合作能够坚持开展并且不断的深入,学校在建立规章制度体系时,特别设计了校企合作制度。在校企合作制度中,建设了预备员工制度,预备员工制度规范了校企合作行为,起到了鼓励学生按企业标准规范自我行为和规范企业用人行为的作用。坚持以岗位能力为采分点,以企业的需求为项目标准,把各种数据有机结合起来,进行量化,改变传统的评价方法和手段。通过数据分析,找出学生与用人单位标准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加强个性化培养。在评价系统中,还建立了世界知名企业和国内500强企业人员面试方法资源库。根据学生各种环境下的应变能力,提高就业率。

4、建立学生实习档案。

学校组织专人与各专业管理、专业指导教师、班主任共同按照教育部五部委下达《职业院校实习管理规定》的具体要求,为每名学生独立建立实习档案,并在学生实习后整理归档。学生实习档案包括个人信息备案表、认识实习体会、跟岗实习总结、顶岗实习计划、顶岗实习约定、实习安全责任书、师徒协议、三方实习协议(未满18周岁家长知情同意书)、自主顶岗实习申请书、自主顶岗实习家长知情同意书、实习日志、实习月总结、实习总报告等。

(三)集团化办学情况

2019年,我校继续作为大连市装备制造职教集团会员单位,参加集团组织的各项活动,为集团内成员单位辽宁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和大连海洋大学(瓦房店校区)提供工业机器人技术培训,并积极探索中高职衔接教育。

五、社会贡献

(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学校以服务企业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注重品质、内涵、特色、创新发展,突出创新驱动,强化教学中心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各专业先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为企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技能型人才,成为各类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各行业企业对学校予以高度评价,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取得的办学成绩多次表示肯定。学校被评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首批国家级重点普通中专、全国学雷锋示范基地、全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试点学校、国家信息技术实训基地、辽宁省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校、辽宁省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大连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学校强化就业创业管理,建立就业学生管理的跟踪和巡视回访制度,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后续管理服务和技术支撑。近两年,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8%左右,对口就业率98%,双证书获得率保持在100%,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5%以上。

(二)社会服务

2019年,学校组织进行职业院校师资培训、数控车工、电工、办公自动化、PS、CAD、日本簿记等资格证书的培训,年培训462 人,其中第二产业类培训 101 人,第三产业类培训 361人。河南省、山东省职业院校智能制造职业院校师资培训52人,每人培训 64学时,合计3328 学时; CAD 培训17人,每人培训 72 学时,合计 1224学时;维修电工和车工培训 101 人,每人培训 144学时,合计 14544 学时;PS 中级培训 136 人,每人培训 72 学时,合计 9792学时;办公自动化培训 196 人,每人培训 72 学时,合计14112 学时;日本簿记培训 12人,每人培训 72 学时,合计 504学时。总培训学时达43504学时,培训达5438人次。

(三)对口支援

学校积极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扶贫文件精神,加大学校奖、助学金,生活补助和减免学费力度,帮助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资助学生,打通家校最后一公里。2019年,学校向大连市教育局申请资助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88人,每人2000元,共计十七万六千元;申请“寒窗基金”17人,每人2000元,共计三万四千元。同时,学校积极探索社会企业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扶住,与美国昇望企业集团联合设立“美国昇望奖学金”,近两年奖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0人,每人1000元,共计五万元。学校还对贫困生群体积极开展心理扶贫工作,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以后立志成才,回报社会。对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咨询等活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贫困,克服自卑心理,做生活的强者,成为真正的有益于社会的人。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学生,防范于未然。抓好生活习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自立能力和高贵的修养。与每一位学生谈心,建立朋友般的师生关系,平等对话,做到师生之间的相互悦纳。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教育学生学会感恩、惜时、养成良好的习惯和生活作风。

同时,学校还积极探索校际帮扶工作,每年在职业教育活动周期间为周边的中小学生提供3D打印技术、5D影视技术、Photoshop图像处理技术、智能搬运机器人、飞行模拟器、卡车装配、3D射击等职业技能体验,2019年参加职业教育活动周职业技能体验的学生达到200余人。

六、举办者履责

(一)经费

1、学校政策性资金主要是专项款,学校专款专用,财务监督人员全程跟踪监管。

⑴免学费落实情况:2019年下达 2018 年免学费指标 220 万元,下达2019年免学费指标212万元。免学费补助资金为财政性资金,学校严格按照相关财政法律法规使用和管理。没有用于基本建设、偿还债务、大型设备购置和校园维修等项目支出和用于不正当招生行为发生,做到专款专用。

⑵助学金落实情况:2019 年下达寒窗基金3.4万元。助学金的使用按照上级审核通过后的明细以银行卡灌卡形式发放到学生手中。

2、生均拨款:中专 2500 元/生.年(在2000 元/生.年基础上,住宿生上浮 25%)

3、根据学校实际需要进行项目投入,年初上报预算项目或由财政追加项目,经上级审核通过后下达。

(二)政策措施

2001年,大连市人民政府下发大政发【2001】11号文件,决定对学校实行“国有民办”办学体制的改革。多年来,学校不断的探索,逐步建立了适应职业教育需要的内部管理机制。学校实行了“去中心化”的现代管理模式,撤消了行政机构和行政职务,建立以工作细则为核心的全员聘用制,真正实行按劳分配,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学校自主用工,很好地解决了职业学校的师资问题,学校的实习实训指导教师主要是企业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

学校根据《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的文件精神,以学校五年的发展规划为目标,总结学校管理水平和学校发展的良好经验,对学校《依法治校》《管理制度》《工作细则》《办事程序》四个方面的规章制度,在经过全体教职工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建立完整的、科学的、精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体系。学校长年聘请法律顾问,从法律的层面对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进行审核把关,保障学校依法治校。

七、特色创新

1、创新学生管理的模式,打造学生管理的特色。

学校创新学生军事化管理的模式,建校以来一直坚持把素质教育贯穿在学生每天24小时的行走坐卧当中,实现“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把规范学生的行为和改变学生的生活习惯作为学生管理的重要任务。中职学生在九年义务制教育中,遇到成长中的瓶颈,问题学生较多,其中有来自于智力发展方面,但更多的是没有养成规范的行为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了实现让学生终生受益的办学理念,从规范学生的行为和改变学生的习惯入手,不仅建立了一日生活制度,实现了从形式到内涵统一的军事化管理模式,打造了学生管理的特色,同时,为了达到这样的管理目标,学校从建校时就一直采用全员住宿的管理方式,不仅投入巨大的经费,所有的教职工也投入了全部的精力,但效果非常显著,学校成为国家和辽宁省的国防教育示范学校。

2、围绕思想教育的核心,培育学生管理的品牌。

学校的学生思想教育的核心是“四爱”教育,即爱祖国、爱学校、爱父母、爱自己。在学生教育中,学校打造了学雷锋活动的品牌,将以雷锋精神为核心的军旅文化与校园文化紧密地结合起来,雷锋精神成为学生思想教育的内涵,将雷锋精神贯穿育人全过程。学校是全国学雷锋教育基地和全国第一个学雷锋楷模单位。学校建立了学雷锋制度,由学雷锋的组织建设、学雷锋工作制度、学雷锋活动制度和学雷锋考核制度组成。这些制度的实施,保障了学校学雷锋各项工作的有力开展,使用雷锋精神育人的工作方针得到了落实。

3、充分发挥社会、企业和家庭相结合育人的作用。

学校在学生管理中,积极的与社区、企业和家庭联系,每年有计划的组织劳模进校园、大国工匠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优秀毕业生进校园、文化艺术名人进校园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校得到了各种有价值的建议,逐渐形成学校学生教育与管理的精品活动。每次活动都组织家长进校园参与。学校有校级家长委员会,各班级有班级家长委员会,每个班级都建立了家长微信群和钉钉群直播,班主任与家长密切联系沟通,随时将学校与学生的动态告知家长,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4、成立成生社团,为学生的兴趣发展和全面成长提供平台。

学生管理不是以管为主,而是充分发挥学生自身潜能,实现成长目标。根据学生的意愿和学校的条件,学校先后成立了国旗护卫队、计算器学社、正能量健身俱乐部、文印社、柔翰诗社、现代信息技术科研社、学生合唱团、飞扬舞蹈团、腾飞杂志社、白杨文学社、英语学社、语言交流学社、智能机器人学社、“盈晨斋”书画社、苹果学社、静好阳光使者团、数理学社、综合太阳能实验站、摄影学社、多姿礼仪训练团、花式足球学社、名著欣赏学社、职技发现王国、建筑勘舆学社、数控奥林匹克学社等,尤其是国旗护卫队、正能量、校刊编辑部、文印社等社团组织,在学生成长中发挥具大作用。

八、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由于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学校办学体制的限制,校企合作难以向深度发展。今年学校商务日语专业的合作企业的隶属关系由日本杰作公司转为日本赉卡睦集团,引进了计算机AI技术,迫切需要商务日语专业能够培养新时代新技术下的人才。校企双方于12月19日召开了商务日语专业建设委员会,对人才培养方案、 招生方式、AI技术课程方向、预备员工制度及考核标准等进行充分研讨和修改,校企双方签订了五年的实训基地建设协议,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建立适应信息处理技术产业需要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


                                    大连综合中等专业学校     

                                      2019年12月30日       


版权所有:大连综合中等专业学校 大连市综合高级中学
地址:中国·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张前路76号 邮编:11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