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偶像?雷锋!”对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学生张宝峰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那么显而易见。“中专时,我就是学校‘雷锋班’的成员。”去年,他从大连市综合中专毕业,被保送到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一个传承了17年的“雷锋班”
2008年,张宝峰考入大连综合中专。在学校新一届“雷锋班”选拔中,他成为了其中一员,当时全班只有4人入选。张宝峰凡事总是先想着同学和老师,即便自己生病了,也是如此。中专二年级时,在学校住宿的张宝峰有一天半夜突然发烧38℃,他不顾自己难受,借助手电筒,连夜写了一页纸的文字,内容是如何预防感冒发烧的小知识,第二天,烧还没退,他坚持在班里向同学们读完了这些内容,以提醒大家注意预防感冒发烧。
到今年,综合中专的“雷锋班”已经组建了17年。
综合中专从成立之初,就采用了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1995年,校长金小河决定把雷锋精神作为校园精神,成立了校园“雷锋班”。1996年,学校聘请了雷锋班第十八任班长赵宏光任校外德育辅导员。
每年,校园“雷锋班”都会从新生中招募几十名成员。“雷锋班”不定期举行活动,参观抚顺雷锋纪念馆、听雷锋精神的讲座、义务植树,清理野广告、到敬老院帮忙……各种公益活动,“雷锋班”都走在前面。
姜岐是2009级机械加工专业学生,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都很强,曾参加过全国中学生技能大赛,并拿过奖。眼下正值中专三年级,身边的同学大多数都已经下到企业实习了,而他却留在学校帮助老师培训低年级同学。“老师说,想让我留下来帮忙带带学生,我也觉得应该为学校尽些力。”姜岐说,这段时间,错过了实习机会,可能会有些损失,“不能光想着自己,再说,当‘小老师’也是一种锻炼。”姜岐坦言,他刚来学校时有些自私,不愿意把自己学会的东西告诉别人,生怕别人超过自己,但加入“雷锋班”后,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帮助别人,自己也很快乐。”
记者了解到,由于是半军事化管理,综合中专的学生日常在学校里都穿着“军装”,对自己要求严格,特别是“雷锋班”的成员,凡事都要起到带头作用。隋洋老师告诉记者,“学生们都以自己是‘雷锋班’的一员而高兴。在‘雷锋班’的带领下,很多同学都默默地关心身边的同学,自发地去社区打扫卫生、去街头清理小广告。”
“雷锋班”在校园开花结果
记者了解到,除了大连综合中专有校园“雷锋班”外,我市47中学也有自己的“雷锋班”,学生们课余时间会自发地组织活动,做义务奉献,东北路小学有“雷锋中队”,已经成立了三年,三年来,“雷锋中队”的学生们用自己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践行着雷锋精神。
昨天,沙河口区组织了“弘扬雷锋精神,做有道德的一代新人”倡议活动,全国道德模范、著名军旅作家高玉宝,沙河口区老战士报告团团长李光祥将军,全国十佳大队辅导员孙明湖,全国十佳少年王子铭在现场结合自身经历向学生代表们诠释什么是雷锋精神。
记者了解到,在昨天的倡议活动中,沙区号召全区每所学校至少建立一个“雷锋班”或“雷锋中队”,倡导全区中小学生以雷锋为榜样,从身边小事做起,让雷锋精神在校园生根、开花、结果。
摘自2012年3月5日大连晚报